巩固“稳”的基本盘 蓄积“进”的新动能
2022-12-07 09:20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巩固“稳”的基本盘 蓄积“进”的新动能

评论员 姚龙华

经济稳,人心稳,大局稳。愈是风险挑战叠加,愈是不确定性存在,愈要稳住经济运行,增强发展信心、市场预期、民生获得感。

深圳是经济特区、经济重镇、外贸大市,经济发展表现一直备受关注。今年以来,深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为22925.09亿元,同比增长3.3%,基本盘依然稳固,新动能持续迸发。

成绩来之不易,提振发展信心。今年以来,深圳前三季度仍能保持经济稳健向上,为外界对深圳乃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信心。

实体经济强了,高质量发展才稳。深圳一直把实体经济摆在发展的“C位”,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聚力提升科技引领、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空间保障等能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树深扎根”,一手抓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智能手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217.3%、130.0%、37.4%、28.7%。工业在深圳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凸显,在大盘稳定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尤为亮眼的是,全市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35.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7.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8.9%。深圳工业投资展现出韧性和活力,企业对未来发展有信心,对投资深圳有信心。

激活市场“一池春水”,高质量发展才有“源头活水”。市场有活力,发展才有动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目前,深圳拥有市场主体超过380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这是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也是深圳乘风破浪向未来的源动力。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稳增长、促发展的关键所在。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从今年3月起,深圳连续推出5个“30条”,打出协同互补、相互支撑、长短结合、接续发力的政策“组合拳”。目的所在,就是纾企业之困、固市场之本、培创新之元、强发展之基,为稳增长提供多维度、成体系的支持。截至10月底,深圳5个“30条”政策惠及企业超100万家,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1400亿元。

风物长宜放眼量。一手抓当前基本盘之“稳”,一手谋未来新动能之“进”,才是真正的“稳中求进”。“20+8”产业政策蓄势发力,旨在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这不是为稳增长一时之需,而是从内在需求及长远战略出发,着力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前三季度,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9370.50亿元,同比增长7.5%,且呈现逐季加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新材料增长22.6%,高端医疗器械增长14.1%,海洋经济增长10.1%,表现亮眼,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有人说,在深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粒种子会成长为参天大树,甚至会蔓延为整片森林。这是对深圳良好营商环境最传神的说法,也是对这座遍地都是机会的“机遇之城”最生动的诠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报告《机遇之城2022》显示,深圳总排名全国第三;在十项细分领域排名中,“宜商环境”和“技术与创新”两项排名位居全国第一。深圳专注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创新生态,让市场主体生得快、育得多、长得大,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争活力、创新活力,是深圳经济向未来的底气。

只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在就会充满力量。2022年度只剩余一个月时间,深圳要继续保持日夜兼程、分秒必争的拼劲,瞄准既定目标,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力冲刺,抓紧抓细抓实经济运行和社会民生各项重点工作,争取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最好的结果,并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梁煖 王容] [责任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