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深圳锚定高质量发展:不负春风启新程 奋勇争先挑大梁
2023-03-07 15:12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春天的故事】深圳锚定高质量发展:不负春风启新程 奋勇争先挑大梁

评论员 姚龙华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如约而至。

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疫情防控调整之后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奋进之年。在如此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召开的全国两会,自然承载着不一样的意义与期待,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新征程上,深圳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是很多代表委员思考的问题。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要发达国家成长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靠制造业的强大;进入后工业社会后,保持一定比例的制造业,并牢牢占据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对于维持强国地位也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余年,已经历了多次产业升级,但制造业一直是基本盘。2022年,深圳工业总产值和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前不久,深圳研发制造的全国首个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成套整机国产化攻关成功并获批生产应用。深圳制造业的硬核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瞄准高端高质高新向上突围,大力发展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持续稳固“中国工业第一城”地位,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深圳目标明确。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建锋认为,深圳作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规模、应用创新、企业培育、要素集聚、治理能力等位于全国前列,建议国家支持深圳创建首批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上进行探索突破,可谓十分对路。

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其中,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是决定科技创新最终能走多远的“深蹲助跑”,是一个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所仰赖的底蕴根基。基础研究若不扎实,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搞不清楚,对外部核心技术的依赖性就高,“卡脖子”或“掉链子”的风险就始终存在。

作为一座“创新之城”,深圳被外界认为是“中国硅谷”。同时,深圳是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阵地,致力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2年,全市基础研究经费投入122亿元,比上年增加49.13亿元,大幅增长67.4%,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达到7.25%,首次超过全省(6.9%)和全国(6.5%)平均水平,也表明深圳正在加快补上基础研究的短板。

创新具有集聚性与开放性,创新本身会诱致带动创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不再是一个科技园区或城市的地理概念,而是城市群组团形成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范畴。“双区”建设,展现的就是城市群组团深度融合发展、开放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创新集群100强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蝉联全球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东京-横滨”创新集群。

抢抓“双区”建设大机遇,做好协同创新大文章。香港+深圳,在大湾区中是极点中的极点,在整个国家的宏图大计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黄少康看来,新发展阶段,“深圳南”+“香港北”将是深港协同发展的重点,要以协同创新为重点,共筑全球科技创新与高精尖产业高地。住深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也认为,科技创新是北部都会区发展重中之重,一定要用好深港双方优势:深圳的优势在于有全过程的创新生态、有很强的成果转化能力、成熟的制造能力、众多有强有力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以及便捷的链接内地各种创新资源的渠道,而香港的优势是有很强的科研能力、熟悉国际规则、有诸多国际化人才和拥有国际化品牌营销渠道等。双城联动,优势互补,必将“种”出科技创新“高产田”。

希望在春天萌发,信心在春天升腾。深圳要从全国两会上把脉高质量发展新动向,从代表委员那里汲取最丰富的“营养”,为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新动能,以新气象新作为在高质量发展中坚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编辑:梁煖 周锦春] [责任编辑:刘晓宇]